学习园地
民建知识竞赛复习资料
民建知识竞赛复习资料
一、问答题
1.什么是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是对我国1948年5月1日以前即已成立,并在反对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共同斗争中具有民主运动历史的一些党派的通称。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2.我国现有哪些民主党派?
我国共有8个民主党派,分别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各民主党派成员分别称为“民革党员”、“民盟盟员”、“民建会员”、“民进会员”、“农工党党员”、“致公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台盟盟员”。
3.什么是党外知识分子?
党外知识分子特指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其中包括参加各民主党派的知识分子和没有参加任何党派的无党派知识分子。党外知识分子是我国目前知识分子队伍中人数最多的群体。党外知识分子是统一战线党外代表人士的源头.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民族宗教界人士、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
4.什么是无党派人士?
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
5.什么是党外代表人士?
党外代表人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特定概念。它是指中共以外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广泛代表性的各界人士,而不是指普通的党外群众。一般说,党外代表人士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具有较深造诣或较大影响,有较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一定活动能力,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
具体讲,党外代表人士是指已在或拟在县或县以上各级人大、政协、政府、司法机关、参事室、文史馆等方面安排的党外人士:已担任或拟担任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宗教团体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等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对象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有关人民团体中的领导骨干;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贡献的无党派知识分子:行政、司法部门的党外领导干部;民族、宗教界代表人物: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中拥护祖国统一并有一定影响、有一定经济实力或学术造诣较高的代表人士。
6.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一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7.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民主党派作为我国的参政党,其职能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服务社会、利益表达与协调关系、自我教育。这些职能中,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基本职能。
8.多党合作必须坚持的政治准则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
9.十六字方针的内容及其内涵是什么?
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十六字方针,内容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长期共存”是指共产党存在多久,民主党派就存在多久,一直要共存到将来社会发展不需要政党的时候为止。“互相监督”,是指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但由于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主要是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肝胆相照”,是讲坦诚相见。“荣辱与共”,是讲共同的事业把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思想,“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则生动地表述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之间彼此信任、真诚合作的关系。
10.政协参加单位有哪些?政协委员怎样产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CPPCC,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由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以及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代表,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
政协委员以协商推荐的方式产生。每届政协委员名额和人选经上届全国委员会主席会议审议同意后,由常务委员会协商决定。政协委员是中国各个领域、各个界别有代表性和有社会影响、有参政议政能力的人物。
11.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我们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密切党群关系,广纳群言,广求善策,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利于协调社会关系,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有利于抵御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有利于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把各族各界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智慧.凝聚到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上来。
12.人民政协的职能是什么?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和基本方式是什么?
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为“自下而上”的非权力性监督,主要是通过提出建议和批评协助党和国家机关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
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是: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中进行协商。政治协商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之间的协商,二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与各民主党派、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
13.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什么?
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一个参加、三个参与”。即: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14.互相监督的性质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互相监督。这种监督是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更加需要自觉接受民主党派的监督。
15.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情况;党委依法执政及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
16.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是:在政治协商中提出意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党委及其职能部门提出书面意见: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在组织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时,可邀请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参加;通过在政协大会发言和提出提案、在视察调研中提出意见或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和建议;参加有关方面组织的重大问题调查和专项考察等活动:应邀担任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的特约人员等。
17.如何实现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要依靠中国共产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思想政治工作、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民主党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共同奋斗;要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在重大是非、重大原则问题上.做好政治引导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18.各民主党派的联系对象主要有哪些?
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以中上层为主,以大中城市为主。
民革:联系对象是原国民党及与国民党有一定历史联系的人士。
民盟:联系对象是教育文化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
民建:联系对象是工商业资本家和与工商界有联系的知识分子。
民进:联系对象是中小学教师和文化出版界人士。
农工党:联系对象是公职人员和义务工作者。
致公党:联系对象是归国华侨及和华侨有联系的人士。
九三学社:联系对象是科技界高级知识分子。
台盟:联系对象是在大陆的台湾省籍同胞。
中共中央还与民主党派协商,于1952年6月成立了—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筹备会(简称工商联)。
19. 什么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为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引导广大会员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切实承担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政治责任,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民建中央决定,从现在起,到2017年本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之前,在全会开展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
20. “三个自信”内容是什么?
“三个自信”是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2012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是什么?
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三严三实”是指什么?
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称为“三严三实”讲话。
23.中国民主建国会是什么性质的政党?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是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参政党。
24.中国民主建国会的法律地位以及与中国共产党关系是什么?
中国民主建国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一切活动的根本准则,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享有宪法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
中国民主建国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参政党,始终贯彻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25. 中国民主建国会在现阶段的政治纲领和任务是什么?
中国民主建国会在现阶段的政治纲领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积极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
中国民主建国会在现阶段的任务是: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以促进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特色和优势,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活动,针对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努力服务社会,更好地发挥参政党作用,在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26.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历任主任委员
中国民主建国会第一、二届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为黄炎培(任期:1955年4月至1965年12月),第三届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四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为胡厥文(任期:1979年10月至1987年12月),第四(届中调整)、五、六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为孙起孟(任期:1987年12月至1996年12月),第六(届中调整)、七、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为成思危(任期:1996年12月至2007年12月),第九、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为陈昌智(任期:2007年12月至今)。
27.民建“五个坚持”和“四种精神”是指什么?
民建九大通过的《中国民主建国会章程》,在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新时期会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眼于未来会的建设,总结了“五个坚持”和“四种精神”。
“五个坚持”——坚持爱国主义,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坚持遵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坚持与经济界的紧密联系,努力发挥会的特色;坚持与时俱进,在自我教育中不断提高会的素质。
“四种精神”——民主、团结、创新、奉献
28.民建的组织发展方针是什么? 具体发展对象是什么?
民建的组织发展工作贯彻以大中城市为主,以中上层人士为主,以经济界人士为主,注重政治素质,发展与巩固相结合,有计划地稳步发展的方针。
凡经济界人士以及其他方面的专家学者,愿意履行民建章程,可以申请加入民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建的组织发展工作着眼于提高素质,改善结构,逐步形成以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与经济界联系的专家学者所组成的基本队伍。
民建不在工人、农民、在校学生中发展成员,不以其他党派成员为发展对象。
29.加入民建一般经过什么程序?
1、凡符合民建发展范围和条件并承认《中国民主建国会章程》的申请人,须向当地民建组织递交书面入会申请、个人简历和最高学历、学位、职称证书复印件。
2、民建组织与申请人进行认真谈话,了解其政治态度,并对确定的发展对象进行考察。
3、经考察合格的申请人,由其所联系的基层组织通知其填写入会申请表,请两名会员作为入会介绍人,并签署介绍意见。
4、经支部会员大会或支部委员会讨论通过,并在入会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后,报所属省辖市以上委员会批准,即成为民建会员。
30.鞍山民建成立情况
1956年7月,民建沈阳市委员会鞍山市会员小组成立,刘振亭为组长。
1957年5月,鞍山市会员小组经民建中常会批准改为鞍山市筹备委员会,刘振亭为主任委员。
1962年2月举行第一届会员大会,选出第一届委员会,正式成立民建鞍山市委员会。刘振亭为主任委员。
二、判断题
1、民建成立伊始,以民主和建设为宗旨,提出推进民主、反对独裁,争取和平、反对内战,要求建设、反对破坏的政治主张。
参考答案:正确
2、随着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民建提出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
参考答案:正确
3、1946年5月,国民党政府迁回南京。为适应当时的局势,民建总会于1946年4月12日迁到上海。
参考答案:正确
4、1949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决定聘请黄炎培等十四人为上海市政府顾问给华东局电》,其中黄炎培等8人为民建会员。
参考答案:错误
5、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民建积极参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为争取国民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为捍卫新生的人民政权,发挥了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正确
6、1952年7月召开的民建第二次总会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民主建国会会章》。
参考答案:正确
7、定息是指企业在公私合营时期,不论其盈亏情况如何,国家对私股股东的股额,一律按照固定的息率发给股息的一个办法。
参考答案:正确
8、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各民主党派纷纷组织成员积极参加抗美援朝运动,民建总会成立了抗美援朝捐献运动委员会。在捐献工作中,上海工商界捐献战斗机404架,其中民建成员捐献179架。
参考答案:正确
9、1956年9月,中共八大明确要求全党必须按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继续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
参考答案:正确
10、1956年11月5—16日,民建一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的一个重大意义在于,在处理内部矛盾方面,运用了“批评、团结、批评”的公式,敞开观点,自由论证。
参考答案:错误
11、九届二次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民建提出的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指导思想,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建议得到采纳。
参考答案:正确
12、民建建议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写进宪法,得到了中共中央的采纳。
参考答案:正确
13、民建在成立之初,就是一个单一阶级的政党,现阶段也是由单一社会阶层组成的政党。
参考答案:错误
14、民建参政党建设的目标,包括了丰富的内涵。其根本要求,就是弘扬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把民建建设成为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参考答案:正确
15、我国的民主党派是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政党,其自身建设与中国共产党具有共同性,不存在差异性。
参考答案:错误
三、单选题
1、在当代中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 ),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 )。
A、多元化、君主制、民主政治
B、多元化、“三权分立”、多党制
C、多元化、“三权分立”、议会制
D、多元化、君主制、多党制
参考答案:B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 )以后。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三中全会
D、十七届三中全会
参考答案:A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制度方面,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A、基本经济制度
B、基本政治制度
C、基本政治和经济制度
D、基本文化制度
参考答案:A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制度方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A、多党合作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改革开放事业
参考答案:B
5、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就要积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
A、普及化
B、全民化
C、时代化
D、大众化
参考答案:D
6、“同心”思想渊源于( ),升华于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团结合作的丰富实践。
A、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
B、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学说
参考答案:D
7、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新时期统一战线正式定名为( )。
A、革命统一战线
B、爱国统一战线
C、建设统一战线
D、民主统一战线
参考答案:B
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本质和主题是( )。
A、增进友谊
B、保护自身利益
C、大团结、大联合
D、民主统一
参考答案:C
9、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 )是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
A、主导地位
B、领导权
C、发言权
D、执政权
参考答案:B
10、( )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两面旗帜。
A、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爱国主义、社会主义
D、祖国统一、一国两制
参考答案:C
11、统一战线工作的根本任务是( ),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
A、争取人心、凝聚力量
B、大团结、大联合
C、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
D、同心同德、群策群力
参考答案:A
12、( )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
A、现代化建设
B、改革开放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发展
参考答案:D
1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即中共中央[2005]5号文件)于( )发表。
A、2005年1月
B、2005年2月
C、2005年3月
D、2005年4月
参考答案:B
14、中共中央[2005]5号文件体现了( )的要求。
A、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B、维护民主、维护团结
C、关爱弱势、体察民情
D、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参考答案:D
15、中共中央[2005]5号文件提出( ),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A、构建和谐社会
B、坚持科学发展观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
参考答案:C
16、中共中央[2005]5号文件的精神实质是( )。
A、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B、推进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
C、推进科学发展观
D、推进依法治国
参考答案:A
17、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发出“纪念( )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权。
A、‘五一’劳动节
B、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C、抗日战争胜利
D、民主联合战线胜利
参考答案:A
18、( )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A、落实科学发展观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发展先进生产力
D、坚持爱国主义
参考答案:B
19、各民主党派在( )规定范围内享有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
A、政策
B、宪法
C、法规
D、本党派章程
参考答案:B
20、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 )的联合党校。
A、统战干部
B、党外知识分子
C、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
D、无党派人士
参考答案:D
21、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政治协商,除会议协商外,民主党派中央可向( )提出书面建议。
A、中共中央
B、国务院
C、有关部委
D、有关单位
参考答案:A
22、1946年2月10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陪都血案”,又称( )。
A、沧白堂事件
B、较场口事件
C、下关事件
D、南京请愿
参考答案:B
23、1948年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是民建前进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民建确立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的政治路线。
A、民族解放主义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民族主义革命
D、农村包围城市
参考答案:B
24、提议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增加一个字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是( )。
A、章乃器
B、黄炎培
C、孙起孟
D、陈巳生
参考答案:A
25、( )在延安与毛泽东讨论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史称窑洞对。
A、施复亮
B、黄炎培
C、孙起孟
D、雷洁琼
参考答案:B
26、1949年10月9日,在民建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根据( )的提议,经会议讨论后作出了“本会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替代本会原有之纲领”的决议,进一步确立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
A、施复亮
B、黄炎培
C、李烛尘
D、沙千里
参考答案:A
27、民建召开的第( )次总会扩大会议决定,民主建国会更名为“中国民主建国会”。
A、一
B、二
C、三
D、四
参考答案:B
28、民建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年在北京举行。
A、1952
B、1954
C、1955
D、1956
参考答案:C
29、在民建( )通过的章程中正式规定,中国民主建国会主要由经济界人士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组成。
A、三大
B、四大
C、五大
D、六大
参考答案:C
30、民建的政治联盟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在( )基础上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A、一致性
B、统一性
C、单一性
D、趋同性
参考答案:A
31、1982年9月中共( )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确立了新时期多党合作的新的政治基础和奋斗目标。
A、十一
B、十二
C、十三
D、十四
参考答案:B
32、陈昌智在民建( )届一中全会当选为民建中央主席。
A、六
B、七
C、八
D、九
参考答案:D
33、 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正式提出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概念,1993年中共中央接受当时民建中央主席( )的建议,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载入《宪法》。
A、黄炎培
B、孙起孟
C、施复亮
D、胡厥文
参考答案:B
34、民建( )在总结长期实践“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口号的基础上,提出了“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的行动纲领,体现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优良传统的阶段性发展。
A、三大
B、四大
C、五大
D、六大
参考答案:A
35、民建( )提出了把本会建设成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组织上巩固、制度上健全,充满活力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的目标。
A、五大
B、六大
C、七大
D、八大
参考答案:C
四、多选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分别是( )。
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B、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D、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ABD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参考答案:BCD
3、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是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有力保证。
A、思想上同心同德
B、实践上同心同力
C、目标上同心同向
D、行动上同心同行
参考答案:ACD
4、“同心”思想,根本是最大限度地凝心聚力,促进( ),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A、多样共存
B、有序共进
C、和谐共生
D、同舟共济
参考答案:ABC
5、民建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 )的性质。
A、爱国
B、斗争
C、革命
D、进步
参考答案:ACD
6、民建成立后,积极投身于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爱国民主运动。在( )等事件中,与国民党反动势力开展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A、校场口
B、下关
C、皖南事变
D、沧白堂
参考答案:ABD
7、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民建于当年5月23日在上海秘密举行了常务理、监事联席会议,经过讨论,一致通过了( )的决议。
A、赞成中共“五一”号召
B、筹开新政协,成立联合政府
C、推驻港代表
D、同中共驻港负责人及其他民主党派驻港负责人保持联系
参考答案:ABCD
8、建国初期,民建在( )方面,为恢复国民经济献计出力。
A、协助推动城乡物资交流
B、积极认购公债
C、配合做好私营批发商转业工作
D、协助平抑物价
参考答案:ABCD
9、在民建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形成并认真贯彻了自我教育的( )的“三自”方针。
A、自己提出问题
B、自己分析问题
C、自己阐述问题
D、自己解决问题
参考答案:ABD
10、为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下列哪些事件是由民建发起或创立的?
A、1998年发起“中国风险投资论坛”
B、2003年发起“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
C、2005年启动“思源工程”
D、2007年成立“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
参考答案:ABCD